Lycodon rufozonatus
Red-banded Snake
紅 斑蛇
保育等級: 非保育類
無毒
家族
黃頜蛇科 Colubridae, subfamily Lycodontinae
最大體長
160 cm
台灣棲地分布
廣泛分布於台灣、馬祖海拔兩千以下的區域。常見。
世界棲地分布
日本 (對馬群島, 琉球群島 Is.), 韓國, 中國東部 (只有內蒙古西部到新疆、西藏沒有), 台灣, 寮國, 北越南, 南俄羅斯濱海邊疆區 (俄羅斯遠東地區)
外觀描述
中型蛇;最大長度大約160 cm。體鳞平滑有光澤,約15-21(通常是17)列。頭部寬扁,且呈現不明顯的三角形;身體細長不會太粗胖,截面是圓的;尾巴很長。 眼睛突起,大小中等且接近頭頂;虹膜介於深褐色和黑色之間,瞳孔窄而垂直,是黑色的並不顯眼。舌頭接近舌幹的部分是鮭魚色,過了分剎點轉為灰白色。頭頂前半部分到吻端全部是黑褐色,後半部分到脖子延伸前半部有一個頂點朝吻端方向的"V"字型黑褐色標記。兩頰順著"V"字各有一道紅褐色斜條。上唇約三分之二以上為灰白色或淺棕色。紅褐色的背部有連續的大型黑色橫斑交錯,呈現紅黑紅黑相間的花紋縱貫整條蛇身。兩側蛇腹有固定形狀(不同個體形狀有差異)的黑色斑紋與背部的黑色橫斑對應交錯。下顎為灰奶油色或灰白色。腹部是亮灰色,另外還有腹側延伸下來的黑色斑塊交錯,越靠尾端顏色越鮮豔但也更雜亂;肛鳞完整、尾下鳞成對。
生態描述
紅斑蛇是在台灣最常見的夜行性蛇類。牠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,在森林裡、田野邊、甚至是水塘邊都可以發現牠的蹤影。 牠的食性亦廣,魚、鳥、蜥蜴、青蛙、蟾蜍、蛇和蛇蛋、甲蟲、甚至路邊死亡的屍體都是牠的目標。其中,以蟾蜍為紅斑蛇最喜愛的獵物。卵生。母蛇在春夏季時產下一窩蛋,每窩約8枚。少數個體可一年產兩窩,春夏各一。孵化時間大約是一個月,初生的幼蛇約 23cm。
紅斑蛇攻擊性頗強,當不安的時候很容易發起攻擊行為。比較特別的是,牠的肛線與洩殖腔可排出具有惡臭的分泌物,用以阻禦外敵的侵擾。
學名與俗名
Lycodon: lycos 在希臘文是 "狼", odon 則是 "牙齒"; 這是形容牠遠大於後齒的前齒,這結構賦予牠能夠牢牢的咬住敏捷且滑溜的蜥蜴。
rufozonatum: rufus 是拉丁語紅色的,zonatus 則是環帶的意思;
紅斑蛇、火赤煉(鏈)、赤煉(鏈)蛇、桑根蛇、赤斑(日本)。
附註
赤鏈蛇為大陸的叫法。大陸武夷山以浸泡蛇酒聞名,除了各種毒蛇,紅斑蛇也是蛇酒內常見的種類。
翻譯:周信甫